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矿山企业亟需通过矿山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缓解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煤炭行业作为传统能源行业,为实现本质安全生产、管理效率提升的目标,也亟需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2020年八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各主要采煤省份积极响应号召并出台相关政策,各大产学研机构、团体都加大了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智慧矿山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新一代信息技术5G通信、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新基建等的发展为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绿色生产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支撑和保障。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矿山的深度融合,将为煤矿智能化和智能绿色矿山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赋能作用。
1 智慧矿山发展现状
智慧矿山是无人、安全、高效、清洁矿山的代名词。智慧矿山的整个矿山作业都在智慧机器人和智慧设备操作下完成,矿山的数字化、信息化是智慧矿山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智慧矿山的相关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此后,多个国家提出了相关的智能采矿技术,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矿用软件工具。
矿山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原始阶段、机械化阶段、数字化信息化阶段,并且正在向着智慧化阶段迈进。智慧矿山建设也从单个系统、单项技术智能化,即“点上的无人”向多个系统智慧化,即“面上的无人”向“一个矿井的无人”,最后向“矿区系统的无人”发展。
2 智慧矿山建设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的政策导向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发展进程。2007年提出“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2016年《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矿山;2016年《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建成一批先进高效的智慧煤矿;2017年《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要求矿山领域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2018年出台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规定智慧矿山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我国智慧矿山建设已开始真正落地;2019年1月煤矿机器人研发,明确推动煤矿现场作业少人化和无人化;2019年成立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联盟;2020年3月《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2020年6月对5G通信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标准进行规定,《煤炭工业“十四五”发展意见》指出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1000处以上,煤矿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亮点。
(2)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需要
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行业处于需求增速放缓、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环境制约强化、结构调整攻坚“四期并存”的发展阶段,煤炭行业必须紧抓时机变化革命进行转型升级。以5G通信、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新基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煤炭行业融合创新,将对煤炭行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提高经营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智慧矿山建设将推动煤炭行业发展步入新常态,促进其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3)用工“荒”问题需要
我国近几年出现了“用工荒”问题,尤其是矿业企业,因其属于事故多发行业,该问题更加显著,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上劳动力结构性失衡,这种情况也会愈发严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长期的应对策略。改革开放以来,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从事低端加工制造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很难维系企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只有尽早加快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摆脱传统煤炭产业低端发展模式,“用工荒”问题才能得以缓解。
(4)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煤炭企业生产面临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多、开采难度大、采煤装备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等各种问题。建设智慧矿山,变革煤炭生产方式已成为煤炭行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智慧矿山建设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5G通信、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及管理技术高度融合,对煤炭企业自身来说就是一个破茧化蝶的过程。
免责声明:矿金网公布的数据、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本网站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转载目的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用作于商业用途。页面所载数据、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矿金网转载公布的数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